1.2周岁送托班还是早教好
孩子两岁多就送到托班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先分享我身边几个真实的例子。
轩轩刚刚2岁,爸爸妈妈就为他找好了幼儿园,周围同龄宝宝的父母都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早让宝宝去幼儿园,对此,爸爸妈妈的解释是早点让宝宝入园,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容易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但轩轩进幼儿园没多久,家长发现不仅没有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反而倒退了。比如轩轩很早就学会小便自理,但进幼儿园后,每次周末,都要尿湿好几条裤子。去幼儿园查看才发现,老师为了图方便,给每个宝宝都兜上了纸尿裤,看着习惯越来越差的轩轩,爸爸妈妈只好放弃了让他上托班。
乐乐户口对口的是一所重点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让乐乐顺利在小学就读,乐乐妈妈早早的帮乐乐在托班报了名。因为户口对口的幼儿园与他们家不在一处,为了照顾乐乐,爸爸妈妈特意在幼儿园旁边租了房子。但入园第一天,乐乐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大哭不止。没几天,乐乐突发高烧,好不容易在家养好身体,一进幼儿园,因为交替感染,又生病。几次之后,乐乐的身体越来越差,动不动就生病,打针。最后家长只好让她待在家。
类似轩轩、乐乐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小朋友在2岁进入托班时都有严重的不适现象,尤其男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状况。
当然也并非完全没有正面的例子,有些心智发展较成熟、自理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期后,慢慢适应下来,在吃饭、睡觉等方面确实比没进入托班学习的孩子做的更好。
不过整体来说,我不主张不足3岁的孩子去上托班,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适合。
生理上,多数2岁左右的宝宝自理能力还不够,吃饭、睡觉、大小便等各方面都是问题,2岁左右的宝宝,语言能力相对也较差,如果宝宝这些方面都不能自理,话又说不清楚,去了幼儿园以后会很受罪的。
幼儿园一般都是3个老师,即使一个班只有10个孩子,每个老师也要看3个孩子,有时候,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如果宝宝尿裤子或睡觉起床后,老师很难即使发现和更换,宝宝就特别容易受凉生病。
心理上,2岁的宝宝正是自我构建的关键时期。出生时,宝宝都认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2岁时,他们刚刚认识到妈妈和自己是不同的个体,正处于自我的构建形成中,但这个时候的宝宝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依然粘着妈妈,不乐意分享玩具,与周围的小朋友也没有互动。
一直要等到宝宝3岁后,自我构建完成,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与同龄人交往的渴望,他们更愿意离开妈妈,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享受集体生活。如果这个不让小朋友进幼儿园,又会养成他们孤僻的性格,这就是国家希望3岁以上的小朋友能足岁就进入幼儿园学习的原因。
最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上托班还是上幼儿园,孩子都将面临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让他上托班。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饭吃的很好,不要人哄就能安静入睡,入睡时、起床后能自己把衣服穿好,小便能自理,大便会告诉老师,可以考虑让孩子去托班。如果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够,那么还是等孩子再大一点,各方面自理能力更强一点了再进幼儿园。
2.孩子该不该上早教呢
有人说“三岁定终身”,也有人说六岁定性。其实我觉得,孩子0-3岁还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事半功倍。所以参加正规的早教班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个人认为,早教班不是必需的,家庭教养更重要,早教班也是通过一些亲子活动来增强孩子的能力,其实做父母的在家或者社区也可以陪孩子玩一下小游戏,看一些图画、动画等,通过活动来增长他们的一些能力,培养他们好的性格行为习惯,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还有早教班的教育质量、你的经济条件,空余时间等可能是要考虑的因素。生活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顺其自然也是极好的。
3.婴智贝佳的早教怎么样
婴智贝佳的早教不错,我家兔兔在他们家上了三年了,今年已经上小班,现在还在婴智贝佳上蒙氏数学课。说实话,现在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相对顾及家人的情况就会少很多。婴智贝佳的课程能够弥补这一缺憾,每个周末能陪孩子来一次婴智贝佳,孩子显得很满足。数学应该是比较枯燥的东西,但老师教的很生动,趣味化,我家儿子学得很开心,感觉数学学起来很简单。体验下来,觉得他们的课程挺丰富,适合0~6岁的宝宝学习,老师挺专业,也细心,跟家长的沟通很及时,每月也会邀请家长、宝宝参加各园举办的不同类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