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对7个月的宝宝进行早教?
七个月的小孩又很多玩具的,比如那种上面又镜子,还有些不同形状的洞,东西可以对好放进去的小桌子。
其它的适合的都可以。 平时和小孩多交流,玩一些游戏,如果你的小孩可以爬了,就更好了,和小孩最好能你做一步什么,然后她做个什么,让她有那种可以预料的,比如简单的捉迷藏,用个书什么的挡脸和眼睛。
看她要取什么东西,设个障碍什么的,看她怎么过。 有些简单玩具也很好的,比如大的彩色球,他们可以滚,可以抱,可以互相撞,有时不要小看这些,小孩玩能获得好多触觉,协调等能力,大人可以逗他们,教新的小技巧。
和小孩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都说出来,“饿了吗?咱们吃奶,现在躺下,妈妈给垫个枕头”,这样能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你会发现她都能听懂你的说话的。 对不能做的危险事,现在就用固定的词,比如“不能做”,或“不行”,有时宝宝会试探接着做,大人要挪开和制止,养成好习惯,以后就会守规矩。
2.宝宝现在七个月了,怎样对宝宝早教?
1、爬行是智能发育的重要行为模式之一,通过锻炼提高爬行的熟练程度,扩大认识范围,促进心理发展。
方法: 经过一个多月爬行的训练,使宝宝逐步由原先手、膝爬行发展到手、足爬 行,爬行的动作也由不熟练、不协调转变为比较熟练和协调家长可用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逗 引,让孩子兴高采烈地一会儿向前爬 ,一会儿向后爬 ,一会儿向左爬,一会儿向右爬,一会儿快速的爬,一会儿又转着弯爬。 越爬越高兴,爬的花样也越来越多。
2、拇 、食指对捏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的动作,对促进手指的灵活性和精确性有重要意义。 方法: 婴儿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过程,手的动作灵活了,逐渐学会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来捏取东西,特别是食指的能力有很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9 个月正是发展拇、食指对捏重要动作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进行训练,首先是练习捏取小的物品,如小药片、小糖豆、大米花等,从拇指、食指扒取,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每日可训练数次。拇、食指对捏动作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难动作,它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3、培养手的准确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 在孩子面前放一个广口瓶或杯子,另将一块小方木放在孩子手中,家长可以先示范,将方木投入瓶(或杯子)内,然后再鼓励他将方木从瓶(或杯子)内将方木取出来。
可以连续练习几次。 4、克服认生,适应变化中的环境。
方法: 5-6 个月以后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会流露出“怕生”的表情或举动。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外出到邻里、街旁或小区公园多接近生人。
在接触中,“生人”要和孩子玩,给孩子玩具,显露出友善可亲的表情,时间长了,随着接触面的扩大,孩子怕生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会迅速得到改善。 5、扩大认识范围,提高认知能力。
方法: 孩子情绪愉快时,可给他出示一些色彩鲜艳,图像清晰的动物、水果、人物等图片,边看边指点,使小儿懂得图片的含义。 开始认图时,每次只能一张,不能一次看得太多,而且要经过多次复习,孩子确实认识后,才能开始认新的。
如,给一张“香蕉”的画片,每次观看时,就需一边指出是“香蕉”,时间长了,就自然地联系起来。 6、扩大与周围人的接触和对话,培养语言能力。
方法: 继续练习模仿发音,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如“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也训练他说一些简单动词 ,如“走”、“坐”、“站”等 ,在引导他模仿发音后要诱导他主动地发出单字的辅音。
观察是否见父亲叫“爸爸”,见母亲叫“妈妈”。在与小儿的接触中,还要通过语言和示范的动作,教孩子怎么做。
如坐、走、看等。培养孩子能理解更多的语言。
7、使小儿理解语言,并能使动作和词相联系,培养礼貌行为。 方法: 当爸爸或妈妈离家上班时,大人要配合扶小儿招手,“再见”或“爸爸、妈妈再见”等。
也可配合唱再见歌,招手表示再见。接着,大人拍手表示高兴,说 :“欢迎”,并扶小儿双手模仿拍手动作,以后小儿听说“欢迎”,就会拍手表示。
8、表演儿歌(小白兔、虫虫飞)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虫虫飞 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南山喝露水,露水喝不到,回来吃青草。
9、练习两脚移动迈步和下蹲。 方法: 让小儿学坐行车,开始小儿可能后蹲后退,大人可帮助扶车,向前推移,使小儿双脚向前移步前进, 将小儿放在活动栏内,大人沿着活动栏,手持鲜艳带响的玩具放在栏内,让小儿在扶栏移走几步。
在小儿活动栏内,放些能吸引小儿的玩具,让小儿自己扶栏蹲下去拾玩具或在栏内下蹲后爬行去取它。 10、培养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准确性和手眼协调。
方法: 将小儿抱起,在桌上的盘子内放几粒小糖丸(珠子糖、小豆子、大米花、葡萄干或其它小型颗粒),让小儿注视,再用手去摆弄、捏取小糖丸或小豆子。 鼓励孩子的小手的捏取能力、灵活技巧和手、眼协调功能都能相应得到发展。
11、培养手的灵活性,开发手的功能。 方法: 可相继给小儿两块方木或两种性质的小型玩具,鼓励孩子两手对敲玩具,或用一只手中的玩具去击打另一只手中的玩具。
也可给孩子一只拨浪鼓或铃鼓,鼓励孩子主动摇摆,随之发出悦耳的声音。 12、通过视、听觉和动作的训练,增进协调功能,促进适应能力发展 。
方法: 参照8 个月时所介绍的方法,家长继续和孩子一起,使孩子能逐步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口”和“手”等各个部位。当孩子听到家长的“指令”后,使会指出相应部位。
凡能指对一个部位,就应当给予赞扬和鼓励。学习和掌握这一行为模式,往往需要3-4 个月时间,家长要有思想准备,不能操之过急。
13、培养小儿理解大人的词意,练习发音。 方法: 在孩子的床上放置各种玩具,家长叫小儿的名字说“”小华,你把小狗给我,你把小鸭子给我“等,使词和物多次结合。
在小儿情绪愉快的时候,向小儿问:“爸爸在哪里,妈妈在哪里?”“阿姨在哪里,小朋友在哪里?”让小孩听懂大人的话,用眼光去追 寻或用手指,并模仿发出ba, ma, 等音节。 14、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训练听觉,培养注意力和愉快情绪,提高对语言的理。
3.7个月宝宝如何早教
?7个月的宝宝翻身已经相当灵活,能独坐了,两手开始了最初始的配合。
抓物更准确了,如,能把一个物体,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这可是不小的进步。?相信很多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下面,小编向你介绍7个月宝宝早教应该怎样开展。
7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区别亲人和陌生人,看见看护自己的亲人会高兴,从镜子里看见自己会微笑,如果和他玩藏猫儿的游戏,他会很感兴趣。他还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情绪,如用哭、笑来表示喜欢和不喜欢。
这个时期的宝宝能有意识地较长时间注意感兴趣的事物,但宝宝仍有分离焦虑的情绪。一、跷跷板(肢体动作)首先你坐在直背椅上,交叉两脚,然后将宝宝放在你的上脚踝上,面朝你。
这时你抓着他的手或将你的手放在他的胳膊下,随着某种轻快的音乐旋律将你的腿举起、放下。二、举腿(肢体动作)首先慢慢而轻柔地分别将宝宝的两腿举起,放下。
然后同时也举起他的双腿,放下。最后,举起宝宝的双腿,并慢慢地将它们前曲直至贴到他的胸部。
此时,你可以让他的腿自然弯曲,但不要强行推拉。三、质地“小径” (肢体动作;精细动作)将不同质地的东西散布在地板上,让宝宝自己爬过去。
如把一小块地毯、麻质的擦脚垫、橡胶的擦脚垫、革制擦脚垫等东西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有趣的小路,让宝宝沿着“小路”爬,体会不同质地的物质。这些东西用过后放起来收好,过些天可以将它们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成另一条小路。
四、摇晃不同的可摇晃物品(精细动作;听觉/语言)对7-8个月的婴儿而言,他们很喜欢摇晃和挤压玩具。你可收集一些在摇晃或挤压时可发出声音的玩具,例如可发出音响的塑料充气玩具和装有谷粒或大米的调味品罐,它们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宝宝会很乐意探究其中的差别。
但要确保所有的盖子都拧得很紧,以免宝宝吞下容器内的东西。五、做个牵拉玩具(肢体动作;创新/创造力)收集一些宝宝喜欢的瓶子和玩具,用绳子把它们系在一起,留出足够长的一段绳子,让宝宝可以拉着这些玩具玩。
一开始可以系两三样东西,教他如何一边拉着玩具玩一边唱歌。以后可逐渐增加玩具的数目。
六、豆子袋 (精细动作) 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一般对掷豆子袋的游戏很感兴趣。宝宝可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堆在一起,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掷到自己头上,感受它们带来的刺激。
但必须确保里面的豆子不会漏出。玉米粒是一种很好的填充物。
七、炊事玩具(精细动作; 智力/逻辑)宝宝喜欢玩锅碗瓢盆,你可教他如何盖盖子。在宝宝能盖好一个盖子后,再给他另一个不同大小的盖子,看宝宝是否知道在瓶上应盖哪一个盖子。
你可以把小玩具或零食放在锅中,以便宝宝掀开盖时,能得到一个惊喜。八、扔球游戏(精细动作)准备一个小球及一个空罐头(注意要没有锐利的边角),让宝宝坐在地板上,把罐头盒放在他前边。
把小球放在他手中,并让他把手悬于罐头盒上方,然后让他张开手,使小球落入罐头盒中。当听到小球撞击罐头盒时,你可口中发出“嘭”的声音。
重复若干次,宝宝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帮他把球捡回来。专家提醒从这月开始更要防意外了,不要把危险的东西放在婴儿能够得到的地方;不要让婴儿自己在床上玩耍;婴儿在没有栏杆的床上睡觉,妈妈一定要在身边,防止宝宝醒后掉到床下。
切记不要把能够堵住婴儿呼吸道的物品放在宝宝能够拿到的地方,尤其是塑料薄膜。
转载请注明出处123早教网 » 七个月的宝宝怎么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