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教幼儿园怎么上好公开课
一、上好公开课要做足准备(一)备内容1、注重内容的操作性--幼儿园公开课内容选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般来说,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是首选,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还符合听众心目中的优质课标准。因为,每位听众看到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操作中学习,都会由衷地为幼儿骄傲,为幼师赞叹!
2、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容,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比方说情感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偏选了偏重于情感体验类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上起来教师会感到不能挥洒自如。
3、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选公开课内容时,幼儿教师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选择风险较大的公开课,如《我和太阳做游戏》,若遇到阴天或下雨,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备目标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幼儿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活动目标太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太简单又会让幼儿觉得没意思,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幼儿设定"跳一跳,碰一碰"既能达到的目标,但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水平。
2、活动目标要直观化--公开课上得好不好,离不开活动目标的完成情况。量化的活动目标使听众客观的评价公开课,让听众看到课堂效果,而抽象化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幼儿好奇心,丰富幼儿想象力……这样的活动目标都是靠主观臆断,难以客观评价,应尽量避免。
(三)备自己1、知识储备--"要想供给幼儿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鲜活的水"。在上公开课之前,幼儿教师要吃透各领域的教学特点,熟悉整个教学体系,做到心中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整合有度又有效。
2、自身能力--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在备课时,幼儿教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尽量在活动课中展示自身的长处,做到熟而精,得心应手。反之,很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教学效果。
(四)备幼儿1、经验储备--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公开课的效果。在选择公开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若需要前期收集资料的,应事先安排幼儿相关活动,让幼儿积累必备经验。
2、年龄特征--幼儿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公开课的效果。备课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小班不适合"大灰狼、巫婆"之类的材料,大班的孩子则喜欢这种刺激性的教法。
3、注重个别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备课时,要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让每位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
(五)备突发事件在课堂中,时常会遇到突发事件,阻碍了课堂的顺利进行。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设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比如,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能处变不惊,应付自如,使公开课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2.求问幼儿园公开课中常见的几点问题及处理办法
每当新学期开始,就会有一批孩子进入幼儿园,而正在这个时候,就会有许多孩子哭着闹着不愿意上幼儿园,即使是强拉硬拽勉强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孩子也不会安心在幼儿园待着,要么哭闹不止、要么独自一个人在一边,不参加集体的活动。
经过几年的观察,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究。 如何对待新入园的孩子,怎样才能帮助孩子们喜欢幼儿园,乐意在幼儿园,和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画画、做游戏呢?笔者认为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让孩子在入园的第一天就能爱上幼儿园爱上老师爱上小朋友们是非常关键的。
一、入园前的准备。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当先了解孩子。
孩子从小在家长的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环境中去,孩子就会产生一些不情愿、不安和恐惧。新的环境、新的教师、新的伙伴都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和害怕。
再者在这个新的环境中,教师又会对孩子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规定,这就会使孩子更加不适应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从内心产生比较强烈的排斥情绪,从而不愿意待在幼儿园。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熟悉教师和同伴,熟悉幼儿园的建筑和环境,尽快地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的顺利进行。对于新入园的幼儿的教育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装扮环境,做好迎接准备。
新生入园,前期准备工作很多,也分好多的方面。其中幼儿园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把幼儿园装扮的多姿多彩,能在第一时间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是孩子成功入园的第一步。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崭新的环境。
家长可以先带孩子熟悉一下环境,比如幼儿园内有滑梯、秋千等孩子不常见的大型玩具,可以让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下玩一玩。教师也可以先带孩子做做游戏、画画等,还可以唱歌、跳舞给他们看,和幼儿多交流,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这样,孩子们对于幼儿园的陌生感就会大大减少,就会产生一种对幼儿园的好感,向往上幼儿园,这里有他们想要的小伙伴,有许多好玩的玩具,他们会主动的要求上幼儿园了。
2、进行家访,掌握孩子特点。 教师最好是先进行家访,了解幼儿的身体、智力、性格、兴趣、爱好、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对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弱智儿童、残疾儿童以及家庭关系复杂,家长关系不和等等特殊情况的孩子,更要有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 3、家园配合,做好孩子入园前的思想准备。
家长和教师要密切配合,做好孩子入园前的思想准备。有的家长给孩子“灌输”一些不正确的信息,常听到不少家长对孩子这样说:“听话,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幼儿园。”
这样一来,无形中使得孩子产生了一种害怕上幼儿园的心理,他不喜欢幼儿园,害怕在幼儿园里,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孩子一到幼儿园大哭大闹的情景。家长一定要多陪孩子多看幼儿节目,告诉他们,那些好看的节目都是幼儿园的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创作和表演的。
如果你上了幼儿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和他们一样的优秀。家长要让孩子多与外界的人接触,让他们慢慢的在与外部世界接触中学会与人接触、与人交流。
二、丰富多彩第一天。 孩子入园的第一天是最关键的。
往往是孩子第一天在幼儿园适应了,以后也就没多大问题了。因此,在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家长和教师一定要齐心合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1、以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 笑容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在孩子眼里,笑容能使陌生的教师变得象妈妈一样的亲切。教师的笑容能使得孩子消除恐惧,一下子拉近了教师和孩子的距离。
教师不仅要面带笑容做好迎接工作,而且还可以亲切的摸摸孩子的头,或者拥抱一下孩子,或者说些鼓励和夸奖的话,给他们以亲切感和安全感。给他们一个信息,幼儿园欢迎你,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2、讲究方法、重点呵护哭闹的孩子。 入园的第一天,哭闹的孩子总是少数,正是这些少数的孩子将成为入园第一天工作的重点。
教师应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哭闹的孩子,与他们接触一是要讲究方式方法,二是要注意进展的速度。一方面要示意家长坚定地走开,一方面要悉心安慰孩子,哄孩子融入集体中。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王思雨,他妈妈送他来幼儿园的第一天,一直不舍得离开,王思雨就是不肯进幼儿园,抱着妈妈的腿就是不放松。看到这种情形,我告诉家长可以放心离开,我们会照顾好孩子的。
结果那位家长一走,我顺势拉着他的手。边哄着他边走进了教室,并当着许多小朋友表扬王思雨是最勇敢、不好流泪的好孩子。
得到了大家掌声的王思雨很快安静了下来。我还告诉他,家长会很快来接他的,并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参加游戏、活动。
于是王思雨不再哭闹着找妈妈了,并且逐渐的和其他孩子玩了起来。 作为教师,在孩子刚入园时一定要全面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以妈妈般的安慰与呵护。
让自己成为孩子感觉到教师就像他的妈妈一样爱护着他们,成为他们眼中的保护。